第495章抵達長安
關燈
小
中
大
第495章 抵達長安
回到客棧,沈欣再次問起,郭浩這次沒有賣關子,把趙普和陳玄都叫了過來。
“陛下要利用少林寺,來對付高昌國?”
趙普聽聞大為詫異,郭浩如此天馬行空,幾個人還沒反應過來,不由得有些不解。
“不是少林寺,準確說是佛教。
高昌自古即流行佛教,從國王到百姓篤信佛教,曾有全城人口三萬,僧侶三千的記載。
對於西域,朕早有這個想法,當初朕整頓佛教,就是為的這一天,只不過一直沒有決定讓誰去。
少林寺作為中原禪宗起源,又是達摩禪師傳教之地,在佛教的地位很高,所以高昌國王一定會重視。
而且少林寺的和尚不同於其他僧人,他們有功夫傍身,去西域也容易一些。
只要統一了西域佛教,就等於統一了大部分子民,我們收覆的難度也會小很多。”
郭浩說道這裏,心中不由得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要不要弄個“造神”運動。
憑借他掌握的科技,弄些特效出來不是問題,然後就說自己是什麽佛陀轉世,高昌國沒準直接歸順。
“少林寺雖然出眾,可也只是寺廟,這個差事很不容易,他們就這麽答應了?”
是啊,少林寺只是個寺廟,裏面的和尚都是出家人,如果他們拒絕,郭浩也不好強求,除非郭浩以勢壓人。
“呵呵,這個還不簡單,朕答應他們幫他統一五大流派,宏泰和尚動心了,也就答應了。”
五大流派?
這裏的五大流派,可不是武俠小說裏的宗派,而是歷史上少林寺的五個分支。
河南少林、福建少林、廣東少林、峨嵋少林和武當少林。
後來元初有個叫福裕的少林和尚,統一了五大流派,創立了少林寺雪庭曹洞之宗。
並撰寫了子孫輩訣,此後歷代少林寺和尚均照此取名,少林寺這才算統一。
郭浩不了解這段歷史,可是這些地方確實都和少林寺有淵源,尤其是福建少林,其實就是南少林。
郭浩答應幫少林寺擴大規模,宏泰答應派出僧人去西域弘法,同時配合郭浩的謀劃。
二人一拍即合,宏泰也很高興,當年少林寺能幫助李世民,他為什麽不能幫郭浩?
而且據宏泰所知,郭浩對於佛家可不太友好,為了避免出現北周武帝的情況,宏泰也別無選擇。
利用佛家統治西域,這也確實是一個辦法,後世西藏的活佛,就有很大的影響力。
只不過既然是活佛,其實依舊是人,他死後或許成神,可活著依舊歸郭浩統治。
如果這個辦法行不通,那麽郭浩恐怕又要大動幹戈了,所以為了減少犧牲,少林寺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第二天一早,眾人繼續趕路,一路上看了一下民情,除了之前發現的問題外,百姓的日子還算過得去。
能讓老百姓都吃上飯,郭浩已經算是好皇帝了,至於什麽商業、教育、可持續發展,老百姓根本不想那些。
……
歷經一個月,一行人終於來到長安城,這座歷史上的第一帝都,如今卻是一片廢墟。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沈默了,當年朱溫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一把火燒了這十三朝古都,可以說是千古罪人。
大唐盛世,讓多少人魂牽夢繞……
長安城,承載了多人文人的回憶,只能出現在文字中。
郭浩站在一處瓦礫之上,他已經亮明身份,當地的官員前來迎駕,侍衛也由暗轉明。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一首曲念罷,所有官員心情都很沈重,雖然這些年長安城已經恢覆了一些,可是當年的輝煌已經無法重見。
百姓們遠遠地圍觀,他們都想弄清楚皇帝來這裏做什麽,作為曾經帝都的子民,他們骨子裏的驕傲還沒有消失。
郭浩環顧四周,開口說道:“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長安曾經的輝煌,你們應該還記得。
看到今天的場景,作為大宋的子民,你們心裏在想什麽朕不知道,但朕心裏是何其悲也!
大唐帝國,多麽強大的存在,萬國來朝,傲立於世界,為什麽會滅亡,我們應該反思!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我們應該引以為鑒,不能讓我們的後人,為我們感到悲哀。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覆哀後人也……”
郭浩說完,從廢墟上下來,官員們跟在後面,沒有人敢說話,誰都能看出郭浩心情不好。
郭浩以古警今,告誡官員不要重蹈覆轍,唐朝滅亡的原因,他們都很清楚。
除了皇帝的無能,剩下的全是官員的原因。
連年的天災人禍,使糧食的產量受到影響,最底層的勞動百姓苦不堪言,當地宦官盛行魚肉鄉裏。
於是,唐朝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唐末農民起義爆發了。
在安史之亂後,參與平叛的將領,都被授予節度使之名,在各自的地方招兵買馬,這就為藩鎮割據創造了條件。
所以在安史之亂後,唐朝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皇權受到威脅。
與此同時,朋黨之爭也很嚴重,各黨為了自己的利益,內連太監,外和藩鎮。
其國家前途於不顧,奮力排擠非本黨派大臣,破壞了正常的朝堂議政,施政的過程,使皇帝無法正確制定國家未來的的政策方針,是國家逐漸走向衰敗。
皇帝無法了解百姓的疾苦,百姓無法將困難反饋給皇帝。
所以郭浩來到長安後,借機警告了一次官員們。
大宋的太監沒有什麽勢力,郭浩選太監也本著自願原則,天生有殘疾的最好,要麽就是自願。
而朋黨之爭也不是沒有,只不過可以控制,地方官府不再是一個人說的算,權利得到了劃分,也可以制衡一下官員。
外面的百姓不知道郭浩來幹什麽,但是郭浩還是讓人發出告示,宣布要把長安作為中京。
長安的百姓歡呼雀躍,和後世的百姓一樣,誰不希望自己的家長受國家重視。
這其中自然就有渾水摸魚的,可是郭浩早就做好了布置,來之前就交代了官府,城市規劃統一進行,每家的情況官府早就了解了。
在長安城的基礎上,建立一座王城,規模比不上皇宮,夠官員辦公用就行。
郭浩不可能恢覆長安城,那可是經幾百年的建設,他現在可沒那麽多閑錢修宮殿。
不過他盡可能保留一些遺址,然後進行覆原,覆原以後的建築也不作為皇宮使用,他要開展旅游行業。
這時候開發旅游行業聽起來不現實,可是郭浩已經開始準備鋪設鐵路,長安作為中京肯定要先開通。
第一條鐵路線,一定要聯通三京,這樣往來運輸就方便許多,自然就可以帶人過來。
這些都是郭浩後續的想法,目前他要做的就是修建王城,作為大宋的一個政治檢測點,輔佐他治理天下。
經過一系列的勘察,郭浩確定了最終方案,沈欣被留在這裏監工,這也是他帶沈欣出來的目的之一。
與此同時,金陵那邊已經展開建設,有郭致舜親自建都,想必不會有什麽問題。
告別了沈欣,郭浩就要去幽州了,此時幽州已經開工,作為大宋的國都,那裏才是重中之重。
“我走了,你自己小心,紫雲會留下來保護你,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聯系我。”
雖然通信不方便,可是信鴿速度還是很快的。
“放心吧,我正好趁這段時間研究一下電話,否則聯系太不方便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回到客棧,沈欣再次問起,郭浩這次沒有賣關子,把趙普和陳玄都叫了過來。
“陛下要利用少林寺,來對付高昌國?”
趙普聽聞大為詫異,郭浩如此天馬行空,幾個人還沒反應過來,不由得有些不解。
“不是少林寺,準確說是佛教。
高昌自古即流行佛教,從國王到百姓篤信佛教,曾有全城人口三萬,僧侶三千的記載。
對於西域,朕早有這個想法,當初朕整頓佛教,就是為的這一天,只不過一直沒有決定讓誰去。
少林寺作為中原禪宗起源,又是達摩禪師傳教之地,在佛教的地位很高,所以高昌國王一定會重視。
而且少林寺的和尚不同於其他僧人,他們有功夫傍身,去西域也容易一些。
只要統一了西域佛教,就等於統一了大部分子民,我們收覆的難度也會小很多。”
郭浩說道這裏,心中不由得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要不要弄個“造神”運動。
憑借他掌握的科技,弄些特效出來不是問題,然後就說自己是什麽佛陀轉世,高昌國沒準直接歸順。
“少林寺雖然出眾,可也只是寺廟,這個差事很不容易,他們就這麽答應了?”
是啊,少林寺只是個寺廟,裏面的和尚都是出家人,如果他們拒絕,郭浩也不好強求,除非郭浩以勢壓人。
“呵呵,這個還不簡單,朕答應他們幫他統一五大流派,宏泰和尚動心了,也就答應了。”
五大流派?
這裏的五大流派,可不是武俠小說裏的宗派,而是歷史上少林寺的五個分支。
河南少林、福建少林、廣東少林、峨嵋少林和武當少林。
後來元初有個叫福裕的少林和尚,統一了五大流派,創立了少林寺雪庭曹洞之宗。
並撰寫了子孫輩訣,此後歷代少林寺和尚均照此取名,少林寺這才算統一。
郭浩不了解這段歷史,可是這些地方確實都和少林寺有淵源,尤其是福建少林,其實就是南少林。
郭浩答應幫少林寺擴大規模,宏泰答應派出僧人去西域弘法,同時配合郭浩的謀劃。
二人一拍即合,宏泰也很高興,當年少林寺能幫助李世民,他為什麽不能幫郭浩?
而且據宏泰所知,郭浩對於佛家可不太友好,為了避免出現北周武帝的情況,宏泰也別無選擇。
利用佛家統治西域,這也確實是一個辦法,後世西藏的活佛,就有很大的影響力。
只不過既然是活佛,其實依舊是人,他死後或許成神,可活著依舊歸郭浩統治。
如果這個辦法行不通,那麽郭浩恐怕又要大動幹戈了,所以為了減少犧牲,少林寺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第二天一早,眾人繼續趕路,一路上看了一下民情,除了之前發現的問題外,百姓的日子還算過得去。
能讓老百姓都吃上飯,郭浩已經算是好皇帝了,至於什麽商業、教育、可持續發展,老百姓根本不想那些。
……
歷經一個月,一行人終於來到長安城,這座歷史上的第一帝都,如今卻是一片廢墟。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沈默了,當年朱溫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一把火燒了這十三朝古都,可以說是千古罪人。
大唐盛世,讓多少人魂牽夢繞……
長安城,承載了多人文人的回憶,只能出現在文字中。
郭浩站在一處瓦礫之上,他已經亮明身份,當地的官員前來迎駕,侍衛也由暗轉明。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一首曲念罷,所有官員心情都很沈重,雖然這些年長安城已經恢覆了一些,可是當年的輝煌已經無法重見。
百姓們遠遠地圍觀,他們都想弄清楚皇帝來這裏做什麽,作為曾經帝都的子民,他們骨子裏的驕傲還沒有消失。
郭浩環顧四周,開口說道:“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長安曾經的輝煌,你們應該還記得。
看到今天的場景,作為大宋的子民,你們心裏在想什麽朕不知道,但朕心裏是何其悲也!
大唐帝國,多麽強大的存在,萬國來朝,傲立於世界,為什麽會滅亡,我們應該反思!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我們應該引以為鑒,不能讓我們的後人,為我們感到悲哀。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覆哀後人也……”
郭浩說完,從廢墟上下來,官員們跟在後面,沒有人敢說話,誰都能看出郭浩心情不好。
郭浩以古警今,告誡官員不要重蹈覆轍,唐朝滅亡的原因,他們都很清楚。
除了皇帝的無能,剩下的全是官員的原因。
連年的天災人禍,使糧食的產量受到影響,最底層的勞動百姓苦不堪言,當地宦官盛行魚肉鄉裏。
於是,唐朝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唐末農民起義爆發了。
在安史之亂後,參與平叛的將領,都被授予節度使之名,在各自的地方招兵買馬,這就為藩鎮割據創造了條件。
所以在安史之亂後,唐朝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皇權受到威脅。
與此同時,朋黨之爭也很嚴重,各黨為了自己的利益,內連太監,外和藩鎮。
其國家前途於不顧,奮力排擠非本黨派大臣,破壞了正常的朝堂議政,施政的過程,使皇帝無法正確制定國家未來的的政策方針,是國家逐漸走向衰敗。
皇帝無法了解百姓的疾苦,百姓無法將困難反饋給皇帝。
所以郭浩來到長安後,借機警告了一次官員們。
大宋的太監沒有什麽勢力,郭浩選太監也本著自願原則,天生有殘疾的最好,要麽就是自願。
而朋黨之爭也不是沒有,只不過可以控制,地方官府不再是一個人說的算,權利得到了劃分,也可以制衡一下官員。
外面的百姓不知道郭浩來幹什麽,但是郭浩還是讓人發出告示,宣布要把長安作為中京。
長安的百姓歡呼雀躍,和後世的百姓一樣,誰不希望自己的家長受國家重視。
這其中自然就有渾水摸魚的,可是郭浩早就做好了布置,來之前就交代了官府,城市規劃統一進行,每家的情況官府早就了解了。
在長安城的基礎上,建立一座王城,規模比不上皇宮,夠官員辦公用就行。
郭浩不可能恢覆長安城,那可是經幾百年的建設,他現在可沒那麽多閑錢修宮殿。
不過他盡可能保留一些遺址,然後進行覆原,覆原以後的建築也不作為皇宮使用,他要開展旅游行業。
這時候開發旅游行業聽起來不現實,可是郭浩已經開始準備鋪設鐵路,長安作為中京肯定要先開通。
第一條鐵路線,一定要聯通三京,這樣往來運輸就方便許多,自然就可以帶人過來。
這些都是郭浩後續的想法,目前他要做的就是修建王城,作為大宋的一個政治檢測點,輔佐他治理天下。
經過一系列的勘察,郭浩確定了最終方案,沈欣被留在這裏監工,這也是他帶沈欣出來的目的之一。
與此同時,金陵那邊已經展開建設,有郭致舜親自建都,想必不會有什麽問題。
告別了沈欣,郭浩就要去幽州了,此時幽州已經開工,作為大宋的國都,那裏才是重中之重。
“我走了,你自己小心,紫雲會留下來保護你,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聯系我。”
雖然通信不方便,可是信鴿速度還是很快的。
“放心吧,我正好趁這段時間研究一下電話,否則聯系太不方便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